咨询电话:010-82152253
专委会新闻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专委会新闻
“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四川省凉山州 喜德县教育扶贫项目正式启动
时间:2019-09-26来源:点击:5257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在喜迎祖国70周年华诞前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的喜德县阳光明媚,重山环抱之中、孙水河畔的拉克乡中心学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学楼内的郎朗读书声让“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响彻在教育部教育扶贫的主战场,主席台背景墙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的一行鲜红字体与之形成强烈呼应,撼动心灵。


1569473462209865.png

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学校校园


9月25日上午10时,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学校致远楼5楼会议室里,“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启动仪式在这里成功举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与教育标准研究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凉山州教体局、喜德县政府、喜德县教体科局以及内蒙古包钢幼教处的有关领导、专家及幼教工作者们,带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带着“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伍掉队”的教育情怀,带着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梦想一致、情怀一致、理念一致、行动一致,将党和国家教育扶贫战略计划有力承接,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播撒的人文素养的“种子”落地扎根,让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1569473502625983.png

会议现场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与教育标准研究所副所长马雷军,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干部周文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军,四川省教育厅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处二级调研员赵颖,四川省教育厅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处干部朱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特邀研究员、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喜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殷宏英,喜德县教体科局局长车波以及包钢幼教处相关人员、拉克乡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的校长、园长、老师、家长代表。会议由凉山州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常中主持。


1569473536761490.png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庆出席会议


1569473570134732.png

凉山州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常中主持会议


喜德县副县长殷宏英在致辞中指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立德树人要从娃娃抓起。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生动实践,为喜德县教育扶贫带来了新的内涵,也为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家园共育共治提供了有益经验。希望通过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能够引领、带动拉克乡幼儿园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殷县长向与会领导及专家介绍了喜德县家园情况,并对下一步实施好教育扶贫项目向老师、家长们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殷县长表示,喜德县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扶贫项目做好,让更多的孩子、家长、教师受益。


1569473608490045.png

喜德县副县长殷宏英致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军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所有参会者都是带着开展教育扶贫崇高的使命而来,为贫困地区永久脱贫做贡献。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的指导下,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四川省教育厅、凉山州和喜德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包钢幼教处,从今天开始,组织理事专家、教师,在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幼儿园正式开展幼儿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专项教育扶贫工作。

赵志军强调,扶贫工作既要考虑打好到2020年前的扶贫攻坚战,又要着眼打基础、谋长远,从根本上采取脱贫措施。要从在扶志、扶心、扶智上下功夫,在提高本地教师队伍素质上下功夫,必须从学前教育入手。扶贫项目需要所有参与者全力付出、一丝不苟地精心实施,要坚持守正创新、遵循幼教规律、实施整体建构、突出人文特色、发挥各自优势,并通过培训人文幼教人才、开好人文幼教课程、构建贫困地区家园共育共治体制机制、开展贫困地区人文幼教研究四个环节,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孩子成长、家庭和谐、社会文明进步,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孩子立德、立志、立能夯实人文基础。


1569473644453382.png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军讲话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特邀研究员、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开展好教育扶贫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践行教育初心的大事、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事、也是体验职业价值的乐事。

她表示,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包钢幼教处将会迎难而上、因地制宜、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支持喜德县教育扶贫项目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脱贫攻坚战”当中,而这也将为喜德县的幼儿厚植人文素养根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提升自强自尊自信,增强祖国大家庭意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基础。未来,喜德县“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也一定会如大庆市幼教中心、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包钢幼教处以及包头市固阳县一样,取得累累硕果,创造新的佳绩。


1569473681120463.png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特邀研究员、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讲话


会议过程中,蔡彦萍处长和钱丽丽园长分别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包钢第八幼儿园与喜德县教体科局和拉克乡中心幼儿园签订教育扶贫合作协议。


1569473710870102.png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包钢第八幼儿园园长钱丽丽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包钢幼教处首批开展课题项目的实验园园长,见证了数据统计呈现孩子百分百的转变、敬业忘我实现教师的成长蜕变、密切配合点燃了家长希望之光。作为此次教育扶贫项目的承担者,我们将会全力以赴、不畏艰难地将何庆研究员亲自播撒下的人文素养的种子扎实落地、开花结果,并承诺做到心怀大志做大事、提供服务做实事、迎难而上解难事、携手同行干成事,与拉克乡中心幼儿园一同画好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的同心圆。


1569473731526881.png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包钢第八幼儿园园长钱丽丽发言


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幼儿园园长何家黎和教师代表李静在发言中表示,人文素养教育会为拉克乡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带来终生影响,使他们一生受益,让他们健康成长。作为扶贫幼儿园园长,会带领教师们,虚心向结对园所请教,做好人文素养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拉克乡中心幼儿园在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的实践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


1569473758665873.png

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幼儿园园长何家黎发言


1569473775129164.png

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幼儿园人文素养专任教师李静发言


最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发表讲话,他指出,四川省凉山州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开展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意义重大,希望以此次教育实践扶贫帮助凉山州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庆市幼教中心、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包钢幼教处承担好课题项目研究,回答好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认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找到家庭教育实施的抓手、如何构建和谐家园关系、如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等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569473803595215.png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讲话


王大泉副司长强调,此次来到凉山州喜德县,对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充满期待。

一是要坚定信心。相信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一次将会取得成功的生动实践;是在何庆研究员30多年的研究经验和三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必将产生良好效果的科学实践;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赢得家长尊重、社会信任的教育实践;是体现教育人初心和使命,为了每个孩子践行教育真谛,让孩子明显改变、让家长高度满意、让教师得到成长的教育改革实践。

二是要担当奉献,攻坚克难。此项工作需要辛苦付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管理者,面对凉山州的特殊情况,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教育初心,铭记教育使命,要看清困难,不畏艰难,让凉山州喜德县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能够像其他三地一样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三是要各方重视,共同努力。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意义重大,教育部政策法规司高度重视。希望省、州、县以及中心校、幼儿园各级教育部门管理者、幼教工作者们共同努力,通过家园共育共治项目影响家庭,改变社会,做出成绩。同时,我们也将对教育扶贫项目给予持续关注和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扶贫任重而道远。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包钢幼教处将会深入到拉克乡中心幼儿因地制宜地进行具体的业务帮扶与指导,为完成扶贫项目实践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争做“最美奋斗者”,也为即将迎来的祖国70周年华诞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1569473834779090.png

集体合影留念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