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实践探索
首页 > 人文家教 > 实践探索
大庆市幼教中心开展“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八期(小班)”实践前专题研讨会
时间:2025-07-10点击:235

  为深化新时代幼儿人文素养培育实践,2025年3月31日,大庆市幼教中心在庆幼二园召开“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八期(小班)”实践前专题研讨会。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庆幼所属各园园长、副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及教学部全体成员,共计80余人。本次活动通过创新性的“三位一体”教研模式——家长会范式展示、互动式深度教研、理论实践融合培训,为80余位一线实践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呈现了一场人文教育的思维盛宴。

 

 

【范式引领:重构家长会教育场域】

  庆幼二园唐春玲园长生动呈现了沉浸式的人文实践小班家长会。通过问题导入,明确新时代幼儿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培育途径;介绍了《新时代幼儿人文素养培育幼儿引入课程》的功能、模式、内容以及幼儿人文素养培育的量化评价体系和实践历程及成效。创新运用“生命体验教学法”还原幼儿学习场景,借助奥斯卡获奖短片《鹬》展开隐喻教育,在具象化呈现中实现家长教育观的范式转换,让“放手之爱”的教育哲学具象可感,让家长们明确人文家教的具体职责。


 

 

【智慧碰撞:生成性教研激活专业自觉】

  庆幼中心教学部干事王艳娟老师和赵乐乐老师带领大家对家长会各环节展开切片式研讨。通过“现场即时反馈-关键节点复盘-问题预判推演”的循环机制,深度解析家园沟通的“黄金三原则”:情感共鸣点的精准捕捉、教育专业度的有效传达、家园责任体的协同建构。特别是针对“生命体验”和“视频解析”环节的互动设计,提炼出具体的引导策略,为课程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对人文实践家长会的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理论深耕:解码生活教育的育人密码】

  在《幼儿自理能力及生活习惯培养的人文性价值与实践》专题培训中,教学部干事王艳娟老师将理论与教学实例相结合,从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概念界定、具体内容、培养价值、培养举措、语言支持、风险防控、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阐述,建构起“生活技能-核心素养-人格发展”的立体育人模型。并现场演示了“三阶对话法”(描述性语言-启发性提问-价值性升华),为教师提供了可迁移的育人“工具箱”。

 

战略擘画:构建学前教育新生态】

  庆幼中心副主任赵英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赵主任强调,人文实践让家园共育从“协同”走向“共生”,人文家长会是“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的第一步,必须保证家长会的质量;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的全面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要求各园所,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结合,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生活技能培养的效果,要积极通过“环境浸润-文化滋养-实践体悟”等多种路径,将自理能力培养转化为责任启蒙,把习惯养成升华为品格塑造,让每个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成为人文素养生长的沃土。

  本次研训不仅是为“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八期(小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更是对全体课程管理者及骨干教师的一次充电蓄能。庆幼中心在“培养完整儿童”的人文教育理念下,正以教育家的情怀和实践家的精神,持续深耕“人文幼教”实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范式。期待在新一轮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中,庆幼所属各园用高质量的人文素养培育引入课程和家园携手共育共建,谱写幼儿人文品行培养,家园生命共长的教育诗篇。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